也许,DOM 不是答案
有一个词"手机网站"(mobile web),指供手机浏览的网站,但它是不存在的。人们提到"移动互联网"的时候,其实专指另外一样东西:手机App。
一、Web App vs. Native App
比起手机App,网站有一些明显的优点。
[*]跨平台:所有系统都能运行
[*]免安装:打开浏览器,就能使用
[*]快速部署:升级只需在服务器更新代码
[*]超链接:可以与其他网站互连,可以被搜索引擎检索
但是,现实是怎样呢?
(1)体验差。手机App的操作流畅性,远超网站。
(2)业界不支持。所有公司的移动端开发重点,几乎都是原生app。
(3)用户不在乎。大多数用户都选择使用手机app,而不是网站。
如果将来有一天,Web app会成为主流,一定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它的性能可以赶上Native app。
二、为什么Web app有性能瓶颈?
Web app输给Native app的地方,不是界面(UI),而是操作性能。主要是互动(interaction)和动画(animation)这两方面,会出现卡顿(jank),用户会感觉到明显的时滞,有时简直慢得难以忍受。
Web app的性能瓶颈,主要有以下原因。
(1)Web基于DOM,而DOM很慢。浏览器打开网页时,需要解析文档,在内存中生成DOM结构,如果遇到复杂的文档,这个过程是很慢的。可以想象一下,如果网页上有上万个、甚至几十万个形状(不管是图片或CSS),生成DOM需要多久?更不要提与其中某一个形状互动了。
(2)DOM拖慢JavaScript。所有的DOM操作都是同步的,会堵塞浏览器。JavaScript操作DOM时,必须等前一个操作结束,才能执行后一个操作。只要一个操作有卡顿,整个网页就会短暂失去响应。浏览器重绘网页的频率是60FPS(即16毫秒/帧),JavaScript做不到在16毫秒内完成DOM操作,因此产生了跳帧。用户体验上的不流畅、不连贯就源于此。
(3)网页是单线程的。现在的浏览器对于每个网页,只用一个线程处理。所有工作都在这一个线程上完成,包括布局、渲染、JavaScript执行、图像解码等等,怎么可能不慢?
(4)网页没有硬件加速。网页都是由CPU处理的,没用GPU进行图形加速。
上面这些原因,对于PC还不至于造成严重的性能问题,但是手机的硬件资源相对有限,用户互动又相对频繁,结果跟Native app一比,就完全落在了下风。
三、FlipBoard的解决方案
FlipBoard原本是一个手机App,最近开始部署Web版本,结果就遇到了上面的问题:Web版的体验不佳。
上周,他们将解决方案公布在网站上,结果引起了业界轰动,因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解决方案:
---- 他们没有使用DOM,而是将整个网站用canvas输出!
你可以用手机打开flipboard.com,体验一下,看看跟Native app有没有差别。如果你没有帐号,可以直接打开这里或这里。
这个方案的出发点是这样的:如果将网页变成了一个个canvas,用户就等于在跟图片互动,这样就绕开了DOM,降低了操作时滞。而且,canvas可以被硬件加速,这样就提高了性能。具体的技术细节,可以参考原文。canvas的转化基于React框架实现,FlipBoard 开发了一个专门的库React-canvas,已经开源。
这个方案引发了很多争议(这里和这里),主要是canvas只是一个位图,本身没有语义,如果要在它上面实现UI,等于HTML语言已有的东西都要再发明一遍,比如如何实现超链接、如何实现CSS效果等等。一些最简单的东西都变得很麻烦,因为canvas不是自适应的(responsive),文字在哪里断行,都要自己计算,而且用户也无法选中文本。另外,怎么让搜索引擎检索网页,解决起来也不是很容易。
但是不管怎样,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。
四、未来的路
James Long对FlipBoard的尝试,写了一篇评论《Radical Statements about the Mobile Web》。本文就受到了那篇文章的启发。
在文中,James Long对未来的Web app提出了几点预测,我认为很值得分享。
(1)多线程浏览器。每个网页应该由多个线程进行处理,主线程只负责布局和渲染,而且应该在16毫秒内完成,JavaScript由worker线程执行,这样就不会发生堵塞了。Mozilla正在开发的Servo就是这样一个项目。
(2)DOM的异步操作。JavaScript对DOM的操作不再是同步的,而是触发后,交给Event Loop机制进行监听。
(3)非DOM方案。浏览器不再将网页处理成DOM结构,而是变为其他结构。React的Virtual DOM方案就是这一类的尝试,还有更激进的方案,比如用数据库取代DOM。
(完)
页:
[1]